在中国现行监管框架下,棋牌赛事运营需同时满足体育行政部门的前置审批和公安机关的备案要求,二者构成双重合规壁垒。棋牌活动因其竞技与文化属性,被纳入体育赛事范畴管理;但因其易涉赌博风险,又需接受公安部门的网络安全与公共安全监管。“棋牌执照”不仅是体育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明,更需完成公安备案程序,否则将面临运营合法性质疑。
一法律依据:双重备案制度的强制性
体育法与网络安全法的交叉适用。根据《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第三条,棋牌赛事属于“体育赛事活动”,需由县级以上体育部门监管。但若赛事涉及线上平台(如网站或APP),则触发《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十二条,必须向公安机关履行“公安联网备案”义务,提交主办方身份IP地址域名证书等材料,获取公安备案号。
监管分工的明确性。工信部门负责ICP备案(即域名备案),确保网站基础信息真实;公安部门则侧重内容安全审查,防范赌博诈骗等违法行为。例如网络棋牌平台若提供充值虚拟货币交易功能,需重点向公安证明其非赌博性质。
二网络棋牌平台:公安备案的核心场景
交互式服务的强制备案要求。棋牌赛事若通过网站或APP运营,且具备用户注册对弈充值等功能,即被定义为“交互式服务”。根据《网络安全法》,此类平台必须在开通后30日内,通过“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提交公安备案,包括:①主体营业执照;②域名及服务器信息;③安全责任人身份验证;④网络安全防护方案。未备案者将面临关停或罚款。
涉赌风险的专项审查。公安机关在备案审核中重点核查资金流与游戏规则。例如:
九州网页版2025年曝光的“js99vip金沙棋牌”等平台因未完成公安备案且涉赌,被依法取缔,凸显合规必要性。
三线下赛事:公安备案的触发条件
规模与性质的判定标准。线下棋牌赛事是否需公安备案,取决于:
1. 人数规模:单场超300人需向公安机关报备大型活动安全预案;
2. 赛事性质:商业性赛事(如收取报名费奖金超5万元)需提交安保方案及责任人信息。例如北京市业余围棋段位赛因年参赛者超万人,主办方须联动公安制定人流疏散方案。
境外组织的特殊要求。若赛事由境外非政府组织合作举办,必须经省级体育部门同意后,向省级公安机关提交双重备案:
四备案豁免的例外情形
纯非经营性活动的界定。符合以下条件的棋牌活动可不公安备案:
但需注意:若活动冠名“全国”“国际”等字样,仍需体育部门审批,否则构成侵权。
基层群众性活动的简化流程。社区街道主办的公益性棋牌赛事,若规模小于100人且无商业赞助,通常只需向属地派出所口头报备,无需平台申报。
五风险与建议:未备案的法律后果
双重处罚机制。未履行公安备案可能引发:
合规路径建议:
1. 分步备案:先完成ICP备案(服务器运营商处办理),再申请公安备案(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
2. 材料优化:提前准备域名证书网络安全承诺书体育赛事批文三类核心文件;

3. 动态更新:如域名服务器或主办方变更,需10日内向公安更新备案信息。
结论:备案是风险防火墙而非形式程序
棋牌赛事的公安备案绝非可有可无的行政程序,而是防范赌博化洗钱等刑事风险的制度屏障。其必要性由三方面决定:
未来行业合规的关键,在于推动“体育部门-公安部门”数据互通,简化联合备案流程。运营主体需建立“风险自检清单”,重点核查支付接口用户隐私协议等涉法模块,将被动合规转化为主动风控。